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諸神的土蘋果禮物


《法蘭西植物圖譜》 (1891)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的原產地是安地斯高地,孕育出出印加文明的馬鈴薯,原本是有毒的野生芋薯類,可是當地人卻善用氣候條件製作的馬鈴薯乾。馬鈴薯橫渡大西洋到歐洲後,食用性原本不受青睞,而德國是最早把馬鈴薯當成主食的歐洲國家,後來法國科學家帕門提爾(Antoine-Augustin Parmentier,1737–1813)巧妙地讓馬鈴薯成為法國家常菜。

隨著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馬鈴薯在16世紀下半葉被西班牙人帶回到歐洲傳播開來。然後再被歐洲的探險者和殖民者帶到全世界各地。在馬鈴薯被傳入歐洲的早期,它的消費量並不是很大。到了19世紀歐洲人口膨脹時期,馬鈴薯已經成為重要的食物和農作物,徹底改變歐洲的飲食習慣和烹飪方式。

歐洲國力蓬勃發展要拜馬鈴薯之賜,馬鈴薯的高產量,提供穩定的熱量來源。根據保守估計,馬鈴薯的引進在1700年至1900年間至少造成舊大陸四分之一的人口增長以及促進了歐洲的城市化過程。馬鈴薯的熱量為麥類的四倍,還可預防恐怖的壞血病。馬鈴薯另一個好處是生長在地底,所以不易被戰火摧殘。馬鈴薯成為歐洲主食後,歐洲人在冬天再也不用吃又臭又難吃的鹽漬肉,因為馬鈴薯可以存放過冬,在冬天還能用來喂食豬隻,讓歐洲進入真正的肉食社會。

但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愛爾蘭卻因為太過依賴馬鈴薯而讓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Oomycete)造成馬鈴薯腐爛而在1845年至1852年釀成大饑荒,讓當時英國統治下的愛爾蘭人口銳減了將近四分之一 。

馬鈴薯的歷史,是個討喜的故事,我介紹過的有幾本書都以它為主角或配角,如《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文明を変えた植物たち―コロンブスが遺した種子)、《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和《歷史大口吃:食物如何推動世界文明發展》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請參見〈改變世界歷史並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物種大交換丈量世界的1493年〉〈歷史大口吃喝〉)。






不過,這本奧地利歷史學者及英國語言文學研究者英格麗德•哈斯林格(Ingrid Haslinger)的《諸神的禮物:馬鈴薯的文化史與美味料理;以激烈方式改變世界歷史的貧民食材》Es möge Erdäpfel regnen: Eine Kulturgeschichte der Kartoffel. Mit 170 Rezepten)不僅有基本的歷史和故事,還有馬鈴薯在歐洲各國菜單食譜中的演化!同時也是歐洲各國料理的基本指南。

我們馬來西亞華人長期依賴米飯為主食,我弟在英國的大學畢業時,我和媽及堂姐一起去找他玩,聽到最多悲慘的故事是,許多大馬子弟的爸媽一直吵著要吃米飯,有些甚至不惜翻臉為脅!我們是還好,只是只了幾天三明治,有天不小心吃到台灣夜市也有的起司烤馬鈴薯(jacket potato),我媽居然愛上了它,然後天天要我們找jacket potato來吃 Orz

馬鈴薯今天真是人見人愛,我不算特別愛吃,但也不排斥。美國超市蔬菜種類乏善可陳,可是馬薯卻有好幾種,有的適合烤、有的適合炸、有的適合作薯泥、有的適合作沙拉,不過我只有用來煮過咖哩。馬鈴薯在中國叫作土豆,雖然土豆在台灣(和大馬)主要是指花生這個也原產自美洲的作物,中國東北菜似乎特愛用土豆,煮的凉拌的都有。

《諸神的禮物》用主要馬鈴薯俗稱「土蘋果」(Erdäpfel),和其他書籍最大的不同,除了介紹馬鈆鈴薯如何進入歐洲各國的菜單,也匯集歐洲29國共計176道各國食譜,讓大家欣賞歐洲各國各地的人們,如果利用馬鈴薯入菜,製作一道又一道美味動人的菜餚。這種同一書系,也是由奧地利維也納作家寫的《香料之王:胡椒的世界史與美味料理;關於人類的權力、貪婪和樂趣》Pfeffer: Rezepte und Geschichten um Macht, Gier und Lust)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參見〈辛辣刺激的香料之王〉

我有睡前讀書的習慣,不過讀這本《諸神的禮物》卻有點夭壽,因為每次都弄得我覺得好餓Orz

沒有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